伸缩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伸缩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光荣与梦想风雨十年创业板-【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6 02:27:56 阅读: 来源:伸缩门厂家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历经十载的苦苦等待、千呼万唤,创业板的佳音终于在一片春光中悄然而至。

就在去年底,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深交所一位40多岁的副总一句“为了创业板我一头黑发都快熬白了”的感叹,使得会场上下无数人唏嘘动容。确实,整整十年,创业板征途漫漫,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消磨了多少人的激情,但也有更多登高望远的人仍保留着心底的那份光荣与梦想,甘心作为创业板的耕耘者、守望者,终于迎来了云开月明的时刻。

塞翁失马之辩

时间拉回到2004年4月28日,一家名为“万德莱”的深圳通讯电子企业被法院正式宣告破产,其老板早已向境外转移资产逃之夭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万德莱竟然还是当年的23家深圳市政府首批创业板推荐企业之一。

当时有人说,正是由于1999年即开始启动的创业板迟迟不开,让不少万德莱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为上市赔尽了本钱,拉断了资金链。然而调查结果表明,这家主营无绳电话的所谓高科技企业,当年根本就是为在资本市场上玩“空手套白狼”游戏而来的,由于创业板遥遥无期,包装成本骤然上升,遂又孤注一掷试图登陆中小企业板,最终原形毕露,多年来精心设计的上市之路随即崩溃。

回顾历史,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肯定“非公经济”,从理论基础上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新经济在风云际会的资本市场支持下迅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借鉴海外经验引入创业板,基于全新的历史定位,深交所于2000年停止了新股发行,全力筹备开启创业板市场。一路看高的市场预期,则催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创投热潮。

不可否认,那一轮创业板热潮兴起之时,正是中国“新兴+转轨”资本市场最具投机冲动的年代,当一批优质中小企业积极备战创业板之时,由创业板所激发的狂热气氛,也确实为少部分人提供了“一夜之间身价百倍”的想象空间。那时在深圳、北京、上海等资本圈,几乎无人不谈参股创业企业,不少人匆忙成立创投企业,高价争抢高科技项目,期盼能从创业板的设立中分一杯羹。1999年10月首届深圳高交会开幕,一度盛传中央领导将到会宣布创业板开闸,结果台下坐满了各路风投、创投精英,场面蔚为壮观。

被称为中国“风投之父”的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后来回忆称,开设创业板呼声最高的时候曾到一些地方搞调研,看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虚火”不小。由于担心将不成熟的企业匆忙推上市,从而把风险投资家应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了公众,他于是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信,要求先推出科技板块,不要匆忙开创业板。

也就在这个时候,2000年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成就了无数创业板神话的纳斯达克指数急转直下,从5132.52点一直跌至了1900点,全球创业板市场随之应声暴跌,使得国内尝试创业板的外部环境发生逆转,人们不禁担心创业板市场机制本身出了问题,情况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紧接而来的2001年,继银广夏事件之后,中科系及庄家吕梁、猴王掏空上市公司案、三联重组郑百文等,一个接一个的造假黑幕被媒体曝光,令投资者信心大失,年中股市掉头一路急挫。2001年11月6日,关于创业板的悬案终于一锤定音。正在文莱出席东盟高峰会的朱镕基总理公开表示,把主板整顿好之后,才能推出创业板;贸然开二板市场,担心会重复主板市场的一些错误和弱点。

如火的热潮倾刻间烟消云散。当年的创业板热门企业后来要么走中小板或境外市场上了市,要么回归于平庸,要么已分崩离析无迹可寻。不管当时人们如何评说,现在不少业内人士都感到后怕和庆幸,说那次热潮的消退,对于创业板来说可谓是“塞翁失马”。假如大批“万德莱”之流混入创业板,加上后面长达5年的大熊市,后果可想而知。

“分步走”的智慧

2004年6月25日,8家小企业老总在中小企业板开板仪式共同敲响了开市宝钟,“新八股”登场的那一刻,遂成为了深交所的经典历史镜头之一。

在2000年停止新股发行之后,创业板又遥遥无期,深交所在最初的一、两年里一度似乎失去发展的方向。然而,肩负着为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搭建好资本服务平台的使命感,加之可能被边缘化的危机感,又逼着深交所上下潜心修炼,努力推进创业板的各项基础建设。

很快,2004年成为了深交所走出困境、各项工作尤其是创业板工作出现突破性转机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批准,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大方针是坚定明确的,而根据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形势和制度设计的最新变化,决策层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构思又不断在进行修订调整,从高新技术板到成长板、二板,再到创业板,进而以“分步走”的模式先行设立“中小企业板”,包括的具体架构,都经历了反复的论证和考量。

由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提出的“分步实施创业板”,显然是一个极具创意的解决方案,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板,把推进发展进程和市场可承受能力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为创业板摸索和积累经验,创业板已不再是停留在纸面的方案。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至少,中国创业板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人们只有在既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努力推动事物一步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书写出一段有价值的历史。按照原深交所总经理、现任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的提法,叫作“要全力以赴抓住可为因素求发展,不可为的因素则要等待时机、创造时机去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造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使之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成为创业板能否破土的关键。于是在这十年里,我们陆续看到了《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中央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论述,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小企业促进法》、“国九条”、“非公经济36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物权法》等法律文件的出台与实施,这些都凝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量心血和智慧,为整个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创业板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提及创业板“分步走”的模式,因为2003年之后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内涵的发展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与时俱进”,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06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正式提出了包括四个层次的资本市场架构,使得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关系得到了最终明确。

“短板”变“长板”

十年前搞创业板,应当说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楚。比如说,中小企业的运作特点、规律与主板公司存在哪些不同,在监管上需要关注哪些特别风险,交易运行方面有哪些特殊要求,技术系统能否配套,二级市场能否经受中小企业上市的考验,上市资源的可持续性如何,能否发挥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等等。这也引发了市场上的不少争议。

创业板能不能搞成功?结论一时还真不好下,但如果按照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就应该允许创业板有试错的机会。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曾表示,任何一项改革不可能百利而无一害,只要认定创业板所带来的利显著大于弊,那么就应该大胆去试验,积极去完善。

中小企业板确实起到了实践辨真的功效,令创业板的模样变得越来越清晰。

经过近5年成功运作,很多问题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比如,资本市场能否成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平台?只需看一看大族激光(002008)、苏宁电器(002024)、思源电气(002028)等一批细分行业龙头这几年的发展轨迹,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亦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没有中小板就没有大族激光的今天。”

创投界人士公认,创业板企业大多处在一个发展临界点,上市一两年里容易形成明显分化。这类风险是由企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需要发挥资本市场分散投资风险的基本功能。交易所也好,投资者也罢,最担心的其实是中小企业的诚信风险,这关乎创业板的成功,也是其当年最早暴露的“短板”所在。为此,深交所2001年4月成立了非赢利性质的创业企业培训中心,紧紧围绕培育创业板上市资源的目标,力求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明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作理念。同时,通过更严格高效的市场监管,努力将中小板打造成为“诚信规范之板”,从而树立起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信心。

一些更加深刻的变化则反映在市场要素内质的提升上。十年前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内控,现在多数大银行成为了上市公司,信贷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券商经历综合治理,制度化内控已经普及,投行责任加重,调查更加尽职;大的风投机构尝尽市场炎凉后,也逐渐远离盲目“疯投”,使得纯投机包装型的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立足。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地方政府也逐步找到了自己的角色与定位,不再强行干预市场,不再代替市场配置资源,而是充分强化其谋划、调控、协调、整合与造势的功能,在培育中小企业、推动企业上市方面,不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深交所的人士感受最深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围绕着中小企业上市,一个良性的金融服务产业链、生态链已初步形成,市场的示范效应使得以创投为主的社会资金有强烈意愿投向创新型、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从而带来了一种积极的长期稳定的放大效应,为创业板的推出营造了较理想的资本文化。

用创新开启明天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布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吹响了创业板的“集结号”。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迫使推出创业板的工作再一次停顿下来,但创业板的机遇并没有丧失。

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因为过去30年的发展,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占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为整个社会贡献了60%的GDP,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占外贸出口的62%,为全社会提供了75%的新增就业机会,还因为中小企业本身就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国内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正是由中小企业所提供。

综合国力的竞争反映到微观层面上,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成为各国政府鼓励创新的主要扶植对象。但在中国,中小企业长期得不到包括资本市场在内金融资源的有力支持,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如果不加改变,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就有可能历史性地失去追赶、超越的机会。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巨大,中小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加快建设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服务体系,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使优质企业能尽快发展壮大,也有利于实现保增长、保就业的阶段性目标。

如果从更深层次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我们就会更清晰地看到创业板的机遇何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使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但宽松的外部环境也使经济转型的步伐大大放慢,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依然相当程度是粗放型的,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中国企业往往处于价值链的末端,消耗大量的基础原材料,留下大量的污染,却是赚取少量利润。对于一个人均资源贫困国来说,显然,这条粗放型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

近代历史已经表明,世界格局的变迁,国家间竞争实力的消长,主要源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变化。支持科技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便是强大的资本市场,美国正是通过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不断发现并推动了新的科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结构升级重大目标的绝好时机,创业板恰恰可以充分发挥杠杆、引导和带动功能。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一再强调,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组织机构升级的过程当中,资本市场将获得难得的机遇。今年“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对于资本市场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大期待,对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厦来支持处于各阶段企业的发展有大期待,对于通过创业板的推出来推动民间资本投资也有大期待。

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落实到资本市场究竟需要支持怎样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上。新经济、中国服务、中国创造、文化创意、现代农业、新商业模式,这些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兴业态的发展意义,以及它们各自的典型特征与风险特征,一直受到深交所的高度关注。深交所相关领导一再表示,“未来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一定要让人眼前一亮,让大家知道什么类型的企业才能上创业板。”没有人会否认,需要以资本的眼光审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现、培育伟大的企业必须从创新型企业入手。

今天,在经历了十年的锤炼后,说创业板的开启是“水到渠成”,应该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了。有意思的是,发端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一中国金融资本市场重大创新构想,在十年后国际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终于变成了现实,这冥冥之中可能蕴含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更显现出了决策层高远的战略眼光。我们期待着,这一以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引领中国最具活力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将对中国经济把握住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跃上新的高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占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为社会贡献了60%的GDP,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为社会提供了75%的新增就业机会。

株洲市红柳桉木大板多少算便宜

上海浦东区进出口贸易权办理24H在线

北京哪回收世界经典茅台酒多少钱

广东哪里回收树脂回收阴离子树脂数量不限地区不限

缩微胶片冲洗机

租赁组合钢模板